評論員 張賀軍
人勤春來早,春耕正當時。立春以來,全市各地鉚足干勁,真抓實干,從農資供應到田間管理,從技術培訓到疫病防治,處處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。
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"乙類乙管"的第一年,今年的春耕生產是抗疫三年來不確定性最多、情況最為復雜、困難挑戰最大的一次春耕季,抓好今年的春耕生產對于實現全年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。
各地各部門要圍繞"保健康、防重癥"的工作目標,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,確保農村春耕生產有序推進,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。
統籌疫情防控和農資產品流通。要將種子、化肥、農藥、農機及零配件等農業生產資料,糧油、蔬菜、水果、出欄畜禽、肉蛋奶、水產品等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納入疫情防控重點物資運輸保障范圍,確保農資順利下鄉下田,農產品順利外調外運。
統籌疫情防控和畜禽養殖。要指導養殖戶定期做好養殖場內道路、圈舍、飼喂工具及運輸工具清洗消毒;加強人員衛生管理,保持圈舍空氣流通,及時清除畜禽糞污。根據農戶需求,協助組織做好仔畜雛禽及種畜禽供應、代養,以及飼料、獸藥、疫苗等投入品及時供應,做好動物疫情監測報告和疫病防治工作。
統籌疫情防控和大田農業生產。人誤地一時,地誤人一年。疫情嚴重的地方,農戶要"兩點一線"從戶到田開展農事活動,生產作業時保持安全距離,避免與他人近距離接觸。村"兩委"要根據農戶需求組織開展代耕代種、生產托管等社會化服務,確保不誤季節農時。
一年之計在于春,我們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,慢不得的危機感,坐不住的責任感,追趕春光,精準發力,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,在充滿希望的楚都大地繪就一幅春和景明的春耕圖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