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論員張賀軍 李鋒
2月13日,21世紀以來第20個指導"三農"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"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",引發基層干部群眾熱烈反響。
中央一號文件連續關注"三農",足以看出中央對農民、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高度重視,讓中央一號文件盡快落地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。當中央一號文件下發后,農民群眾既為中央高度重視"三農"工作倍感振奮,同時又滿懷期待;既擁護支持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重大決定,又對農民增收致富充滿期盼。
一盼加大農民工就業支持力度,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。工資性收入已成為我國農民收入的最大來源,從以往經驗看,農民增收關鍵要看農民務工收入能否實現穩定增長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農民務工人數和工資水平提升速度面臨較大下行壓力。各地要進一步強化各項穩崗紓困政策落實,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穩崗傾斜力度,穩定農民工就業。各地要搶抓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,加快啟動一批帶動能力強、用工人數多的重大項目,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務工就業機會。同時,在政府投資重點工程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推廣以工代賑,適當提高勞務報酬發放比例。各地還要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、農產品加工業和鄉村旅游業,服務保障好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,讓返鄉農民就業增收有出路。
二盼保持農業支持政策穩定,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。當前,農業經營性收入依然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,每一項農業支持政策都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增收問題。今年受疫情影響,我國農產品市場價格總體低迷,農業生產效益下滑趨勢明顯。要持續保持支持政策穩定,穩住農民發展生產的預期,筑牢農業內部增收基礎。例如去年國家先后三次發放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,不僅充分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,而且有力增加了農民種糧收入。
三盼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,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。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認真做好耕地地力補貼、農機購置補貼、退耕還林還草等惠農轉移支付,確保轉移性收入占農民收入的比重達到1成以上。同時,基層干部群眾還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提高社會保障支付標準,減輕農民養老、醫療等方面的生活負擔,解除農民消費的后顧之憂。
四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,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。要進一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,扎實搞好確權,穩步推進賦權,有序實現活權,讓農民更多分享改革紅利。深化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,推進農房使用權抵押貸款,拓寬農民融資增收渠道。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,使資產變資本、資金變股金、農民變股民,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。
(編輯:李夢竹 編審:謝叢陽)